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北京房山、门头沟防汛救灾一线见闻
来源: 光明网      时间:2023-08-08 10:37:52

本报记者 王昊男 潘俊强

沿永定河而上,刚刚抢通的道路两旁,泥沙山石聚起一个个土丘,扭曲变形的车辆堆在村口,厚厚的淤泥上散落着门窗……7月29日至8月2日,北京遭遇极端强降雨,降雨量达北京地区有仪器测量记录140年以来最高值,房山、门头沟等地发生洪涝和地质灾害。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示:“北京市作为现代化大都市,要经受得住这场考验。”

连日来,北京市和各有关部门全力抗洪救灾,主要负责同志赴一线调度,广大党员干部下沉一线。8月6日上午,北京市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强调要充分发扬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和不畏艰难的顽强斗志,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干劲,一鼓作气打赢防汛救灾和恢复重建攻坚战,全力推动受灾地区重建美好家园。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用心用情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抢抓时间修复恢复受损基础设施……走在房山、门头沟的防汛救灾一线,记者记录下一幕幕干部群众齐心协力、重建家园的画面。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从镇政府一路向西,车胎搅着沿途的淤泥和石块,砰砰作响。

此轮强降雨引发山洪,地处永定河沿线的门头沟区王平镇受灾严重,所属的20个村(居)中有11个已不具备居住条件。虽然受灾村民已全部转移,但身为镇党委书记的宋爱民放心不下,“为了安全,得常去看看,没准会有村民回来。”

说话间,这辆借来的皮卡车正驶过一处淌水的斜坡,皮卡车的轮胎突然爆裂。“咱们走着去。”宋爱民开门、下车,跳过水沟,向东王平村走去。

8月6日,村支书王树清还在东王平村村委会。村民们已经安全转移,只有她和两位村两委干部驻守。“家在这儿,有人守着,离开的人心里才踏实。”65岁的王树清右脚红肿得厉害,但她惦记的还是村里已经转移的老百姓,“这点伤,真没觉得疼。”

房山区窦店镇芦村,几天前波涛汹涌的大石河已经归于平静,农房墙上的“洪水印”依然清晰可见。“村子被淹,水最深处超过5米。”村党委书记陈浩正在组织力量清淤。

一旁,70多岁的村民见成很想搭把手。“如果没有村里的党员干部,我们早就没命了。”见成回忆,7月31日傍晚,大石河溢出的洪水涌入家中,很快就达到一人高,“先是来了冲锋舟,后来又上了铲车。村委会干部和部队官兵拼了命地想办法。”

面对大雨、洪水,党员们站起来、冲上去。门头沟区在防汛救灾一线成立89个临时党支部、368支“红色先锋突击队”。

用心用情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

中午,门头沟区军庄安置点内,人们排起了队伍。大米饭、红烧鸡腿、青椒炒肉、清炒豆芽,一瓶酸奶外加一个苹果——这是今天的午餐。

“吃得不错,住得也好,心里踏实多了。”8月7日,是韩伟一家3口入住安置点的第四天。他家在20多公里外的潭柘寺镇草甸水村,家里有5间平房被洪水冲垮,剩下的几间也岌岌可危。“父母和兄弟的家都在村里,全遭了灾,现在8口人都在这儿安置。”

军庄安置点主要接收来自王平镇、潭柘寺镇、妙峰山镇和大台街道的群众。在安置点,设综合管理、服务保障、医疗保障等7个专项工作组。军庄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王国刚任“点长”,“截至8月7日,已有900多间有群众入住。”

“小病小伤在安置点就能解决,急难症我们会安排救护车送到医院。”军庄镇卫生院院长管素霞介绍,来自天坛医院、回龙观医院和门头沟区医院的12名医生已入驻安置点。

“村民们自发当起志愿者。”草甸水村党支部书记庆欣悦说,“我们坚信,有党的坚强领导,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在房山区窦店镇中心小学,印有“民政”字样的折叠床整齐摆放在每个教室,来自周边的80余位村民在此暂住。

“小学建在高处,水没有进来,安全。”自7月31日安置点启用以来,负责人张俨就一直坚守在此。在协调各种物资保障的同时,他还不定时到各间教室巡看安置群众情况,收集诉求、安抚情绪,“既要吃得好,更要状态好,灾难面前我们共克时艰。”

截至目前,窦店镇累计转移安置7个村7605人,最多时候设了8个临时安置点。窦店镇党委书记毕胜说:“现在重建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安置点村民也陆续返家,开始互助重建,争取早日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抢抓时间修复恢复受损基础设施

8月6日,大石河窦店镇苏村段大堤,机器轰鸣,车辆进出。一段36米长的豁口,由大到小,逐步合龙。17时30分,苏村段大堤水毁点位完成初步修复。看着刚刚夯实的新土,北京碧鑫水务有限公司员工丁建海不忘嘱咐“再夯实夯实”。

打通涞宝路,挺进十渡镇。这些天,北京建工养护集团第七公路工程处副经理梁印龙和同事们昼夜奋战。截至8月5日7时,抢修队伍成功跨过十渡桥。“又接到了新任务,我们接着上。”

一身污泥,满脸汗珠,“党员突击队”的红袖标紧紧贴在绿军装上。8月6日,在门头沟区妙峰山镇丁家滩村,30名来自武警北京总队机动第三支队的官兵,分成多股力量帮助村民清淤。“大型机械设备进不去的地方我们上,村民群众搬不动的石头我们搬。”中队长姚天烨说。

截至8月7日,武警北京总队累计投入兵力16650人次,转移解救群众6524人、封堵管涌5处、装填沙袋9.5万个、抢修道路141.24公里、清理淤泥13.3万立方米……抢险救援工作仍在继续。

众志成城战洪灾。洪涝灾害发生后,北京通信中断的村庄一度达到270多个。在各方救援力量的支持下,北京抓紧抢修抢通受损道路、桥梁以及通信、电力等重要基础设施。

8月4日16时,全市恢复通信基站742处,所有失联村全部复联;8月5日16时,房山北部深山区重要道路贾金路成功抢通;8月6日22时,门头沟山区乡村公路“生命线”全部抢通,累计440余公里……

出山回程路上,好消息再次传来:截至8月7日18时,房山、门头沟以及昌平地区因灾情导致供电受影响的270个村,137个已恢复市电、77个通过应急发电机提供应急电源,复电率近80%。

来源:人民日报

标签:
  • “谢谢选择我做你的妈妈!” 这封信请18年后查收

      “谢谢选择我做你的妈妈!” 这封信请18年后查收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刘威 记者 朱鼎兆)小时候,母亲常常在家里给我们留字条,

    来源:      时间:2022-05-09
  • 跟新冠病毒“赛跑” 他要让机器人完成核酸检测

      跟新冠病毒“赛跑” 他要让机器人完成核酸检测  经常学生们还不知道我怎么想的时候,我就把自己否定了。工作中需要有自我否定的勇气

    来源:      时间:2022-05-09
  • 助力无接触配送 上海无人车“上岗”

      助力无接触配送 上海无人车“上岗”  【疫情防控新举措】  科技日报讯 (记者符晓波)眼下,上海疫情蔓延趋势得到有效控制,不少

    来源:      时间:2022-05-09
  • “态靶辨治” 帮助患者快速转阴

      “态靶辨治” 帮助患者快速转阴  近日,随着患者清零,吉林省长春市北湖奥体中心篮球馆方舱医院等多个方舱陆续“休舱”,各医疗队也

    来源:      时间:2022-05-09
  • 四省市联合医疗队为患者全方位“解忧”

      四省市联合医疗队为患者全方位“解忧”  【同心守沪抗疫】  在上海城市足迹馆定点医院的宣传墙上,各类慢性病、基础病的健康宣教手

    来源:      时间:2022-05-09
  • 周美亮: 搜寻野生荞麦的“追种人”

      周美亮: 搜寻野生荞麦的“追种人”  ◎本报记者 马爱平  一走进位于国家作物种质库新库内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      时间:2022-05-09
  • 防晒“神器”竟是珊瑚“杀手”

      防晒“神器”竟是珊瑚“杀手”  科技日报北京5月8日电 (实习记者张佳欣)珊瑚礁是地球上生物最丰富、最具经济价值的生态系统之一。

    来源:      时间:2022-05-09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