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4月的营口市鲅鱼圈区熊岳镇,白天平均气温不过十几摄氏度,但走进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的热带果树实验棚,却仿佛走进了热带果园——龙眼花开得正旺,波罗蜜已挂在枝头,树葡萄正在转色,枇杷已果香四溢……
古语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但在热带果树实验棚里,诸多来自热带、亚热带、温带的水果已经安了家。无论什么时候来到实验棚,都有花有果,四季飘香。
“我们专门为南方果树建了两个大棚,从2014年至今,已收集各种南方果树资源33个种类72个品种。”果树所热带果树团队负责人孙猛说,多年来团队一直从事“南果北种”研究,是全省最早开始系统研究南方果树创新利用的科研团队。截至目前,针对生态观光、科普教育和规模化生产,已筛选出“金都1号”火龙果、“爱媛28”杂柑、“不知火”杂柑、“彩虹番石榴”“软枝杨桃”等,并已成功推广示范。
提及建设热带果树实验棚的初衷,孙猛坦言,主要是针对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需求。“其实上世纪90年代就有很多人开始研究能否实现‘南果北种’,但当时存在温室大棚等硬件设施现代化程度不高等客观因素,导致这一产业未能快速发展。”孙猛说,但“南果北种”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团队成员一直在研究其可行性。
“我们的科研尝试,采取相对‘粗放’的管理模式。”孙猛说,要研究是否可以在现有条件下取得种植收益,所以不会特意给温室增温,以此来判断到底哪些品类适应北方的温度、湿度,可以进行规模化种植。
确实有“水土不服”的果树。孙猛说,比如莲雾,在低于10℃的时候就会出现冷害,叶子会掉,花变成叶,结果实很难,但果树能够存活,可以定植在生态园,具有观赏价值。
也有“开开心心”定居的果树,比如柑橘类,爱媛、春见等,长势都很好。
目前,实验棚里前期筛选工作已结束,进入自主研究阶段,已选出杂柑、番石榴、果桑、无花果、嘉宝果、蛋黄果等适宜的品类近10个,在实现生态观光、科普教育之余,还能规模化生产,丰富市民的“果盘子”。
(辽宁日报记者 李 越)
“谢谢选择我做你的妈妈!” 这封信请18年后查收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刘威 记者 朱鼎兆)小时候,母亲常常在家里给我们留字条,
跟新冠病毒“赛跑” 他要让机器人完成核酸检测 经常学生们还不知道我怎么想的时候,我就把自己否定了。工作中需要有自我否定的勇气
助力无接触配送 上海无人车“上岗” 【疫情防控新举措】 科技日报讯 (记者符晓波)眼下,上海疫情蔓延趋势得到有效控制,不少
“态靶辨治” 帮助患者快速转阴 近日,随着患者清零,吉林省长春市北湖奥体中心篮球馆方舱医院等多个方舱陆续“休舱”,各医疗队也
四省市联合医疗队为患者全方位“解忧” 【同心守沪抗疫】 在上海城市足迹馆定点医院的宣传墙上,各类慢性病、基础病的健康宣教手
周美亮: 搜寻野生荞麦的“追种人” ◎本报记者 马爱平 一走进位于国家作物种质库新库内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防晒“神器”竟是珊瑚“杀手” 科技日报北京5月8日电 (实习记者张佳欣)珊瑚礁是地球上生物最丰富、最具经济价值的生态系统之一。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