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临沂,古称琅琊、沂州,因境内有沂河而得名,地处山东东南部。临沂历史悠久,是东夷文化的核心发祥地,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曾长期作为州、郡、府治所在地。 隋朝在此设置了沂州,清朝升级为沂州府,民国时期改名为兰山县,后来又改为临沂县,上世纪90年代升级为成了临沂市。
下面的这组老照片拍摄于1973年,这些老照片让我们可以看到50年前的临沂农村的生活景象,这些景象曾经是我们的父辈最深刻的记忆。
1973年,莒南县厉家寨小麦喜获丰收的景象。其实,这张照片稍有些夸张,那时候装运小麦根本没有拖拉机和卡车,都是用手推车,即使到了80年代,农村里拖拉机也很少。
1973年的临沂农村,村民们在打谷场晒场农作物的景象。晾晒在地上的这些农作物,看样子很像是大豆杆。
1973年的临沂,村民们在筛播小麦的景象。旁边一个老人抱着孩子正在观看。时光荏苒,如今这个孩子也已经年过五旬了。
1973年的临沂,两个老人正在村头的磨盘上碾磨小麦。山东人把这种磨盘叫“碾”,碾主要是指用人力或畜力把高粱、谷子、稻子等谷物脱壳或把米碾碎成碴子或面粉的石磨。现在的农村里这种“碾”已经很少有人用了。
1973年的临沂,一户人家的院子里,一头毛驴正在拉磨。 磨和碾是有区别的。本地老人有话:“横称磨,竖称碾”,简说是“横磨竖碾”。
1973年的临沂,一户人家院子里,一个妇女正在把已经磨好的麦粉装进口袋里。记得小时候最讨厌的就是推磨,转着转着就头晕脑胀。
1973年的临沂,就要过节了,一家人其乐融融在做馒头的情景。这种馒头几乎没有任何添加,蒸出来香气扑鼻,暄软热乎,特别好吃。
1973年的临沂,一户人家的厨房里,母亲正在烧火做饭,两个孩子坐在板凳上发呆,显得百无聊赖。我们小时候也曾经这样傻傻地看着母亲操劳。
“谢谢选择我做你的妈妈!” 这封信请18年后查收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刘威 记者 朱鼎兆)小时候,母亲常常在家里给我们留字条,
跟新冠病毒“赛跑” 他要让机器人完成核酸检测 经常学生们还不知道我怎么想的时候,我就把自己否定了。工作中需要有自我否定的勇气
助力无接触配送 上海无人车“上岗” 【疫情防控新举措】 科技日报讯 (记者符晓波)眼下,上海疫情蔓延趋势得到有效控制,不少
“态靶辨治” 帮助患者快速转阴 近日,随着患者清零,吉林省长春市北湖奥体中心篮球馆方舱医院等多个方舱陆续“休舱”,各医疗队也
四省市联合医疗队为患者全方位“解忧” 【同心守沪抗疫】 在上海城市足迹馆定点医院的宣传墙上,各类慢性病、基础病的健康宣教手
周美亮: 搜寻野生荞麦的“追种人” ◎本报记者 马爱平 一走进位于国家作物种质库新库内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防晒“神器”竟是珊瑚“杀手” 科技日报北京5月8日电 (实习记者张佳欣)珊瑚礁是地球上生物最丰富、最具经济价值的生态系统之一。
X 关闭
X 关闭